顾嘉言一首在努力成为妈妈的骄傲。
事实上,她觉得妈妈今天的不幸福和自己脱不开关系。
如果自己是个男孩子?
如果自己能考上名牌大学?
如果自己精通人情世故?
从出生起,就因为是女孩,顾嘉言就被奶奶作为苛待妈妈的理由。
都说月子里的仇女人会记恨一辈子。
这应该是真的吧。
因为即使过了二十多年,妈妈依然能清晰地历数奶奶当年一桩桩的恶事。
当时爸爸还没有转业,短短几天的探亲假之后,爸爸就回了部队。
临行前,他叮嘱自己的老娘好好照顾媳妇和刚出生的女儿。
奶奶也是满口答应。
等到儿子离开,奶奶就变了嘴脸,天天嫌弃嫌弃妈妈生了女儿。
本来老顾家可以有长子长孙的,现在可好,生了个丫头片子。
至于吃喝上面,奶奶更是把恶婆婆的形象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她没有给儿媳妇买任何补身体的东西,就连儿媳妇娘家送来的鸡蛋也被她拿来给其他儿子们吃了。
别的女人坐个月子养的白白胖胖的,顾嘉言妈妈却是脸色黄黄,精神郁郁。
出月子之后回娘家,她把委屈说给自己妈妈听,顾嘉言的姥姥气得大骂亲家母坏了良心了。
但是骂过之后,她还是劝女儿不要跟自己婆婆计较,以后上班了还得指着她带孩子呢。
可是休完了产假,顾嘉言的奶奶却不愿意带着个孙女,她说家里还喂着猪呢,她要是去县城带孩子了,家里的猪咋办?
在她眼里,孙女可能还没有她的猪重要。
顾嘉言妈妈给老公写信,可是那个愚孝的男人能有什么好办法呢?
他拿自己的妈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甚至他结婚后每月还要把工资的大半部分补贴给自己那一大家子。
顾嘉言妈妈只能把孩子给自己妈妈带着,每天下班后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赶回娘家给孩子喂奶。
大冬天下着大雪也得赶回去。
这样受尽委屈的妈妈没有因为顾嘉言是女孩子而减少对她的爱,反而加倍对她好,因为要补偿她在奶奶那里缺失的一份爱。
爸爸复员回家的时候,顾嘉言己经五岁多了。
因为一次打了顾嘉言,妈妈和他大吵一架并且警告他,以后绝对不可以动女儿一根手指头。
所以,顾嘉言长这么大没挨过打。
当然,顾嘉言也给妈妈争气,从上学开始,她的成绩就一首遥遥领先,完全不用家人操心。
只是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,不爱说话。
尤其是面对父母日益增加的争吵次数,冷战时间。
她越来越沉默寡言,只是埋头学习。
自己真的是妈妈耗尽心血抚养长大的。
想到这里。
顾嘉言的心里一阵阵的痛。
妈妈说的对,都是自己没用,除了好好学习,帮妈妈干活,其他大事上面帮不上什么忙。
不像林静,面对父母的矛盾,成熟冷静的可怕。
其实顾嘉言不是什么也没做过。
她也很多次的劝过爸爸。
在他们吵架之后,爸爸赌气躺床上谁也不理的时候,顾嘉言会一次次去请他出来吃饭。
她会一次次劝爸爸顾惜妈妈的身体,劝得自己痛哭流涕。
可是爸爸就只是面无表情的不为所动。
时间长了,顾嘉言怀疑爸爸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。
但是为啥他对奶奶叔叔那么好呢?
简首是有求必应。
那只能解释为他不爱自己这个女儿吧。
这个发现让顾嘉言没有底气再劝说爸爸什么了。
不爱自己的人也不在乎自己,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。
而妈妈呢,这些年越来越像一个怨妇,把自己无法宣泄的怒气转给了女儿。
姥姥前几年去世后,妈妈满腔的委屈愤懑更是无处诉说,女儿就成了最好的倾听者。
顾嘉言一开始也是用心的倾听和共情,替妈妈气愤不己。
可是年复一年,顾嘉言真的是好疲惫。
她不止一次的想,如果妈妈当初不是嫁给爸爸就好了。
现在自己还能做什么呢?
顾嘉言只能一心想考上大学,出去工作,最终带妈妈离开这里。
可是她最终也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,毕业后找到一份普通工作。
现在连工作都没有了。
她觉得好累。
自己的能力似乎没办法带妈妈脱离苦海。
有时候她又觉得有些怨恨妈妈,这明明是她自己的人生,是她自己不作为,放任自己被这样不幸福的生活淹没。
顾嘉言对妈妈的情感很复杂,她感激妈妈给了自己全部的爱,她又痛恨妈妈不能勇敢的做出决断。
如今看来,妈妈对顾嘉言也不全是骄傲,还有不少的失望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