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秋日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全文章节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

全文章节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

虎啸山林多情剑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小说叫做《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,是作者“虎啸山林多情剑”写的小说,主角是袁隗袁术。本书精彩片段:“诺!”时间不大,卫兹来到太守府。“参见大人!”卫兹向张邈行了一礼,“不知大人唤末将所为何事?”“子许,从现在起,陈留兵马归孟德指挥,讨伐董卓,起兵勤王,你要听孟德的调遣!”“诺!”“孟卓,袁公路已经响应了,我想本初也不会一直呆在渤海,不如我们同时给他修书一封。本初若是参加了,那孔融、公孙瓒、张扬等都会......

主角:袁隗袁术   更新:2024-05-13 16:1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袁隗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文章节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,由网络作家“虎啸山林多情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叫做《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,是作者“虎啸山林多情剑”写的小说,主角是袁隗袁术。本书精彩片段:“诺!”时间不大,卫兹来到太守府。“参见大人!”卫兹向张邈行了一礼,“不知大人唤末将所为何事?”“子许,从现在起,陈留兵马归孟德指挥,讨伐董卓,起兵勤王,你要听孟德的调遣!”“诺!”“孟卓,袁公路已经响应了,我想本初也不会一直呆在渤海,不如我们同时给他修书一封。本初若是参加了,那孔融、公孙瓒、张扬等都会......

《全文章节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精彩片段


陈留,太守府。

议事大厅之中,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坐在主位上,两边分别跪坐着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和曹洪。

曹操和张邈面带笑容,显得轻松无比。

“孟德,真是没有想到,袁公路竟然第一个响应,现在已经有近十路兵马了!”张邈兴奋地说,“此事若成,孟德当居首功啊!”

开始发出矫诏的时候,张邈还是有些担心。如果没有多少人响应,那必然失败,他将会被冠以造反之名,那可是重罪啊!

现在有了袁术响应,情况不一样了,袁家四世三公,底蕴深厚,且不说各路诸侯纷纷响应,就算最终失败了,也有袁家顶着。

“董卓势大,西凉兵又久经沙场,就目前的兵力,还无法与董卓抗衡呀!”曹操虽然也高兴,但是却没有张邈那么乐观,因为他是从洛阳来的,知道董卓的强大。

丁原死后,又有四万并州狼骑加入到了西凉军,让董卓如虎添翼,加上无人能敌的吕布,现在董卓是何等强大呀!

“大哥,不必长他人的志气,灭自己的威风!依我看,诛杀董卓,这些兵马足矣!”曹仁大声说道。

“子孝所言甚是,我早就想会一会西凉众将和并州吕布!”夏侯惇也很兴奋。

“孟德,陈留的五千兵马,完全由你指挥,我只负责粮草!”

张邈和曹操是多年好友,他对曹操很了解。若是论用兵,他与曹操差距甚大。

更何况,曹操刺杀董卓之事,已经传遍了大汉,无论文士还是武将,都对曹操很敬重。

“多谢孟卓!”曹操一听张邈的话,非常高兴,急忙给张邈行了一礼。他手下有将,可是没有兵呀!曹仁等人在家乡只招募了五百余人。“孟卓高义,此事若成,孟卓当为我大汉功臣!”

“传兵曹从事卫兹!”

“诺!”

时间不大,卫兹来到太守府。

“参见大人!”卫兹向张邈行了一礼,“不知大人唤末将所为何事?”

“子许,从现在起,陈留兵马归孟德指挥,讨伐董卓,起兵勤王,你要听孟德的调遣!”

“诺!”

“孟卓,袁公路已经响应了,我想本初也不会一直呆在渤海,不如我们同时给他修书一封。本初若是参加了,那孔融、公孙瓒、张扬等都会参加!”

“好,就依孟德,我们即刻给本初写信!”

渤海郡太守府,袁绍在议事大厅与众文武商议起兵之事。

袁绍的班底此时已经很强大了,估计若是袁术看到,一定会羡慕。

文士一边,有许攸、逢纪、郭图,武将一边,有颜良、文丑、高干、韩猛、朱灵等。

“主公,董卓,国贼也,既然有陛下诏书,我们当举兵讨伐!”郭图捋了捋山羊胡子,缓缓说道,“何况后将军已经在南阳响应,主公不能再犹豫了!”

“公则言之有理!”袁绍听了之后,点了点头。

“主公,属下以为,曹孟德的诏书是假的!”逢纪摇了摇头,“整个朝堂都被董卓控制,曹孟德怎么可能有陛下的诏书?”

“元图言之亦有理!”袁绍想了想,“曹孟德此人多小智且诈!”

“主公,这诏书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,诛杀国贼董卓才是最重要的!”郭图说。

“也对!”袁绍皱起眉头想了想,看了看许攸,“子远有何见解?”

许攸和袁绍已经相识多年,袁绍离开洛阳时,许攸就跟着,此时的袁绍对许攸非常信任。

“主公,起兵勤王讨伐董卓,如今已是大势所趋。不过主公,还需等一个时机!”

“什么时机?”

“主公是想,这诏书是曹孟德从洛阳带出来的,各路诸侯纷纷响应,那么他们显然响应的都是曹孟德!联军组成之后,为了统一指挥,必然要推选一个盟主,这个盟主当由谁来做呢?”

“盟主自然是主公的!”颜良一听,大声说。

“对,除了主公,谁还有资格做盟主?”文丑也急忙说。

刚才所议之事,颜良文丑自然不明白,不过推举盟主他们可听得清清楚楚。

“主公要做盟主,那便不能急着响应!现在各路诸侯联军也应该有数万,可是却没有多少强兵,岂是董卓的对手!这一点我们清楚,曹孟德更清楚,因此属下所说的时机就在这里!”

“哦……”袁绍恍然大悟,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“禀报大人,陈留太守张邈,送来了他和曹操给大人的信!”

正在这时,一名兵士进来禀报,同时双手呈上了两封信。

“哈……”许攸轻笑了几声,“恭喜主公,属下所说的时机已经到了。”

“哈……”袁绍也发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荆州。

荆州牧刘表将众文武召集到了议事大堂。

“诸位,想必大家已经听说,曹孟德刺杀董卓失败之后,逃离洛阳去了陈留,现在与陈留太守张邈发出号令,要各个州府奉诏出兵讨贼勤王,我们荆州该如何应对?”

“主公,董卓粗鄙武夫也,独霸朝纲,残害忠良,欺凌陛下,夜宿龙床,其罪罄竹难书,我们应当起兵讨伐!”蔡瑁率先说。

“主公,德珪所言有理,然曹操的诏书多半是假,矫诏,大罪也,起兵,与谋反无异!”别驾刘先说。

“始宗愚腐之见也!”蔡瑁对刘先毫不客气,“诏书的真假又有什么关系?南阳袁公路首先响应,如今已有近十路诸侯准备出兵,难道他们看不出诏书是假?难道说他们也是谋反?”

“这……”刘先一时之间被蔡帽驳的哑口无言。

“主公,德珪所言有理,属下也赞同起兵勤王!”韩嵩说道。

听着众人的议论,刘表皱起了眉头。

起兵勤王攻打洛阳,他心里是不愿意的。

按辈分来说,他是当今陛下的皇叔,尽管董卓把持着朝纲,但做皇帝的却是刘协啊!这叔叔起兵攻打侄子,总是让他感觉到别扭。

“主公,属下以为我们不能出兵!”正在这时,一直没有参与议论的蒯良大声说。

“子柔,你有何见解?”刘表急忙问道。

“主公乃汉氏宗亲,假如兵临洛阳城下,董卓挟持陛下出现在城头,让众诸侯退兵,甚至谢罪自裁,到那时,主公该怎么办?”

“这……”

听了蒯良的话,不光是刘表,所有的人都愣住了。

这种情况他们以前真还没有想到!

那时候陛下的圣谕,其他人可以不遵,但是主公呢?


“主公,好剑啊!”李卫万万没有想到,主公袁术手里的剑,竟然能够震断他的佩剑!

这怎么看怎么都不可能,他的剑可比主公的那把剑要厚重的多,而且是自己用力斩下。

可事实就在眼前。

“好!”袁术也很高兴,“李卫,通知张太守,给陈师傅等十五人重赏,每人一百钱!”

“诺!”李卫匆忙出去。

“多谢将军!”陈师傅赶紧给袁术行礼。

现在的一百钱,可以买到一石粮食。

“你们下去之后,给我打造这两柄刀!”袁术拿出一块锦帛,上面画着两柄长刀。

陈师傅一看,这种刀他以前没有见过,刀刃比以往的都要薄,而且要窄,长约三尺,刀柄分别为一尺和三尺。

“将军,这是什么刀?”

“这种刀就叫汉刀吧!”

这是唐代陌刀的形状,陈师傅自然没有见过。

那种长柄的陌刀在唐代是专门对付突厥骑兵的,列成方阵之后,下砍马腿,上砍人头,效果非常好,比长枪方阵威力大,比这个时代的斩马剑要轻巧许多。

而且袁术觉得,陌刀除了砍、削之外,也能和长枪一样刺,就像后世的刺刀。

而那种短柄的,是配给刀盾兵的,单手握刀,威力又大又轻,比现在那种厚重的刀要实用。

“将军聪慧,无人能及也!汉刀既轻巧,威力又大,兵士的战力会提升许多!”

陈师傅常年打造兵器,一下子发现了汉刀的优点。如果没有灌钢技术,这种形状的刀打造出来,根本就没什么战力,会被厚重的兵器一碰就折,但是现在不一样了。当然,这比唐代的陌刀要轻很多,因为灌钢技术更纯熟。

“十五个炉堂要同时打造,铁石和煤会及时供应,每个炉堂本将军会给你们招二十名铁匠。每月你们十五人有两石粮食作工钱,其余人一石粮食,每日管三餐!”

“多谢将军!”陈师傅一听,急忙大礼参拜,“将军仁慈,真乃我等再生父母啊!老朽代替所有工匠,拜谢将军!”

一石粮食,对于普通工匠来说,是非常丰厚的。原本他们想着只要一天能有两顿饭就很不错了。

毕竟现在快入冬了,在家里也闲着,还要吃饭。

“不过陈师傅,打造汉刀之事绝不能泄露出去,否则,所有人,都得死!”

“小的遵……遵命,绝不敢泄……泄露……也保证,其他人也……也不会……”

陈师傅脸上冷汗直冒,浑身都有些颤抖,因为他突然感受到了袁术身上浓浓的杀气。

他明白了,这位后将军,仁慈不假,可若是有人违背命令,绝对杀伐果断。他也下了决心,谁要是敢违抗后将军的命令,他先将其弄死!

襄阳城,州牧府。

荆州牧刘表正在议事。

刘表在荆州虽然时间不长,可是平定了宗贼之后,稳定了襄樊一带,收拢了民心,麾下也算人才济济。

文士一边,别驾刘先,从事郎中韩嵩,从事伊籍,治中蒯良,长史蒯越等。

武将一边,校尉蔡瑁、副将张允、王威、文聘等。

此时的刘表意气风发,精神抖擞。

“诸位,陛下传来旨意,将袁术的后将军之职剥去,让本州牧将其擒杀,诸位有何见解?”

“主公,此乃董卓之计,而并非陛下旨意!”别驾刘先说道。

“始宗所言甚是,如今董卓独霸朝纲,陛下的旨意已经出不了洛阳城了,我们不予理会!”韩嵩也同意刘先的意见。

“属下附议!”伊籍也说。

“主公,此虽为董卓之意,可也正是我们夺回南阳的机会呀!”蔡瑁眼中闪着精光,“南阳乃荆州最富裕之地,张咨不但不给荆州纳税,还私自招兵买马,如今我们打着陛下的旗号,正好除去张咨!末将愿亲自统兵拿下南阳!”

“末将愿为先锋!”文聘也立刻出列,大声说。

“这……”刘表听了蔡瑁的话之后,有些动心了。

南阳就像一块肥肉,刘表早就想吃掉了。

可是荆州一直不稳,以前他也是自身难保,何况张咨乃朝廷命官,没有充足的理由,岂能随便出兵。

现在不一样了,有陛下的圣旨呀!

“主公,德珪之言有理!”蒯越也赞成蔡瑁的意见,“张咨虽有五千兵马,可是军中无大将,且一郡之地,怎能对抗我一州之地,更何况我们还占有大义!”

“主公,近日张咨又在四处招兵,恐怕不止五千兵马!”伊籍有些担心地说,“听说还招了两名都尉,是李严和黄忠!”

张咨招黄忠和李严时,带着几十名随从,因此襄阳的一些官员知道。

而纪灵和阎象来南阳时,他们自然不知了。

“哈……”蔡瑁听了伊籍的话,大笑起来,“机伯虽有才学,可是却不知兵事也!新招募之兵,未见血,乌合之众尔,根本就没有战力。黄忠李严无名之辈,岂会打仗?”

“主公……”

“主公……”

大厅之中争论不休,刘表一时没了主意,而他无意中发现,蒯良一直没有说话。

“子柔,不知你有何见解?”

“主公,属下一直在想,我们若是攻打南阳,无论从江夏还是南郡出兵,那孙文台会干什么呢?”

“孙坚?”

蒯良突然转换话题,提到了长沙的孙坚,这让大厅中的所有人,包括刘表在内,都吃了一惊。

长沙可有一头猛虎,他们怎么能忽略呢?

而且众人知道,这头猛虎随时都可能吃人的。

前一任荆州刺史王睿,不就是被孙坚杀了吗?没有朝廷的命令,随便罗织了一些罪名,就将一州的刺史给杀了。

这是多大的罪名啊,跟谋反无异!可孙坚就做了,而且做了之后,朝廷也是不了了之,又派刘表来荆州。

蒯良说的没错,一旦刘表对南阳用兵,那么孙坚极有可能去攻打江夏或者南郡。

“主公,袁公路现在虽是白身,可是他诛杀十常侍,又不接受董卓的拉拢,贤名在外。袁家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与他们为敌,实为不智。”片刻之后,蒯良发表自己的见解,“属下以为,陛下的圣旨可不予理会。”

“子柔言之有理,属下附议!”

“属下附议!”

几乎所有人都同意蒯良的意见。

“那好,就依诸位之意,南阳之事,我们暂不理会!”

“主公英明!”

小说《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二月底,袁术率领一万大军终于来到酸枣,与各路诸侯会盟。

至此,十八路诸侯全部到齐。

所有的兵马合起来,近十万,号称三十万。

虽然袁术来的是最迟的,可是他扎营的地方却在整个大军的中间。

各路诸侯的位置,早就是定好的,最中间的自然是袁绍,袁术及冀州刺史韩馥。

当然,也有一些人不服气,比如北平太守公孙瓒。他认为打仗是靠实力,不是靠出身,袁氏兄弟只是徒有其表。兵马虽多,可和他的三千白马义从相比,差得太远了。

可是当他看到袁术的兵士时,马上不说话了。

袁术将大营扎好之后,休息了一日,第二天所有诸侯在中军帅帐集结,商议会盟之事。

中军帅帐在联军的正中,正好位于袁绍和袁术大营之间。

帅帐中已经设好了十八个席位,各路诸侯的亲兵都在帅帐之外,他们的麾下将领,或者谋士可以进入帅帐,但是没有位置,只能站在各自主公的身后。

袁绍和袁术的位置,在中间主位,两边分别是冀州刺史韩馥和骁骑校尉曹操。

所有的位置都是按实力和官职来排的,按理来说,曹操排不到袁绍的旁边,但他是这次会盟的真正发起者,又行刺过董卓,声望很高。

众诸侯坐定之后,每人的身后都有几员将领或文士。

袁术的后面,站着黄忠和李卫。

纪灵留在大营之中,一万大军若是没有大将坐镇,显然不行。

袁绍的身后站着韩猛和许攸,曹操的身后是曹仁和夏侯惇,韩馥的身后是耿武和潘凤。

整个大帐之中,共有五十多人。

袁术发现,这些人几乎都是当世的风云人物,将来几年,甚至十几年会将整个天下搅个天翻地覆。

“诸位,我们今日在此会盟,共同讨贼勤王,雄兵十几万,战将上千员,声势浩大。可若是没有统一号令,各自为战,恐被董贼所趁。因此,当推举一位盟主,众人听盟主号令,共同进退!”袁绍向众人拱了拱手,大声说道。

“本初乃当世俊杰,朝廷栋梁,又礼贤下士,当为盟主!”袁绍话刚说完,兖州刺史刘岱马上站起来说道。

“我也同意本初为盟主!”冀州刺史韩馥赞同刘岱的意见。

“袁太守当为盟主!”

“我同意袁太守做盟主!”

……

豫州刺史孔伷,河内太守王匡,山阳太守袁遗等人,也都纷纷推举袁绍。

十八路诸侯当中,有很多都是袁家的门生,袁家的三位诸侯,袁遗是不可能当盟主的,袁术和袁绍比起来,袁绍的威望更大一些,因此,许多人都推举袁绍。

“不知公子意下如何?”曹操问袁术。

因为曹操没有表态,所以和曹操交好的几位诸侯,陈留太守张邈,广陵太守张超,济北相鲍信等,也没有说话。

“兄长做盟主,我自然没有意见!”袁术笑着说。

对于袁绍这个盟主,知道历史走向的袁术,自然明白,那是绝对不合格的。

但是这一次讨伐董卓,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呢?

他们为什么骂董卓是国贼?是因为董卓挟持了陛下,独霸朝纲。而他们这些人,谁又不想和董卓一样呢?只是没有那个实力,或者说胆量,因此才联合起来。

袁术还知道,诸侯讨董,只是一场闹剧,也是乱世的开启,因此他根本不在乎盟主之位。

在这场大战之中,袁术要的只是利益和威望。

袁术表态之后,曹操也推举袁绍,接下来剩余的几路诸侯也都纷纷附和。

袁绍象征性的推让了一番,便坐上了盟主之位。

大营之中,祭台早已搭起。共三层,遍立五方旗帜,迎风招展,上建白旄黄钺,兵符将印,摆上三牲四果。

十八路诸侯全部来到高台之上,开始歃血结盟。

兵士端上来十八杯酒,袁绍首先拿出小刀,划破了手指,让血流在酒里,接着韩馥、曹操等人马上效仿。

袁术拿着小刀,有些犹豫,当然更多的是害怕。

刀划破手指,不会有多疼痛,可是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太差了呀!万一得个破伤风,那可是要命的,这古人豪迈可以,你总不能不爱惜生命吧!

但是别人都那么做了。袁术没有办法,只能咬咬牙,划了一个小口子,滴了两滴血。

袁绍一手端着血酒,一手拿出盟誓之词,高声念道:

“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,贼臣董卓,乘衅纵害,祸加至尊,虐流百姓。绍等惧社稷沦丧,纠合义兵,并赴国难。凡我同盟,齐心戮力,以致臣节,必无二志。有渝此盟,俾坠其命,无克遗育。皇天厚土,祖宗明灵,实皆鉴之!”

袁术心中暗笑,这誓词看来是早就准备好了的。

念完之后,袁绍双手将酒杯高高举起,大声说:“众义士,同饮此酒,同心协力讨贼勤王!”

说完一饮而尽,然后将酒杯狠狠的摔到祭台上。

其他的十七位诸侯也都效仿袁绍,一饮而尽,摔掉酒杯。

然后所有人大声喊道:“同心协力,讨贼勤王!”

“同心协力,讨贼勤王!”

十几万兵士齐声喝喊,地动山摇。

盟誓完毕,袁绍升帐,各路诸侯及大将都来到帐中,按原先的位置坐下。

“公孙太守,你身后站的那三位是谁?”袁绍突然指着公孙瓒身后几人问道。

“他便是破黄巾的刘玄德!”公孙瓒说。

“回禀盟主,我乃中山靖王之后,刘备刘玄德。他们是我的两个义弟,关羽和张飞!”

“既然是刘玄德,赐座!”

“谢盟主!”

“我并非敬你的身份,而是敬你是汉室宗亲!”

袁术抬眼看了看,又收回了目光。

其实他们三人,袁术早就发现了,但也毫不在意。

关羽和张飞虽是万人敌,可现在眼馋也没用,谁让自己穿越的太迟,让刘大耳抢了先手呢!

他才不会像曹操那样,养虎为患。现在袁术关心的,是掌管联军的粮草,那可是肥差呀!既安全,又有好处。

袁术身后的黄忠,突然向关羽和张飞射去了一道锐利的眼光。

“关羽、张飞,主公说的和我不相上下的人,原来是他们!”

感受到黄忠浓浓的战意,关羽微微睁了睁眼睛。不过当他扫视到黄忠的时候,显然吃了一惊。

“此人,好强!”

小说《三国争权,建大汉霸业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得到三千石粮草,公孙瓒心情大好,于是将白马义从的统领严纲及刘备三兄弟传到帅帐,准备庆贺—番。

“伯圭兄,有何喜事呀?”刘备和公孙瓒曾经都师从于卢植,对公孙瓒非常熟悉。—看其表情便知道,肯定有好事。

“不瞒玄德,我大军的粮草不用再愁了!”公孙瓒自然不会隐瞒,“我已从后将军那里讨得三千石粮食,加上以前发放的,可供白马义从两月有余!”

“太好了!”严纲听了之后,兴奋地叫了起来,他是白马义从的统领,自然知道粮草对白马义从的重要性。

三千石,对他们来说,已经很多了。

“伯圭兄,后将军掌管粮草,秉公而做,诸侯皆信服。可是,他怎会无缘无故给三千石粮草啊!”刘备并没有公孙瓒那么高兴,皱起了眉头说道。

“玄德兄猜得没错,这当然不是白给了,不过我们可赚大了,哈……”

“后将军向伯圭兄讨要了什么?”

“五骑白马义从而已!”

“五骑白马义从?”刘备—想,如果用五骑白马义从换三千石粮草,那的确是赚大了。

“哈……”张飞听了—阵大笑,“都说袁术精明,却用三千石粮草换了五骑白马义从,那公孙太守的三千白马义从,岂不是值十万石粮草啊?”

“翼德说笑了,后将军看到我的白马义从威武,故而想要五骑,壮壮声威,假如再要换,就算他愿意,其他诸侯也不愿意啊!”

“哈……”众人都笑了起来。

刘备总觉得哪儿不对,袁术和袁绍虽是兄弟,可两人差别很大。

袁绍是真正的虚有图表,看着礼贤下士,却好谋无断,虽被称为当世俊才,实则名不符实。

但是袁术不同,此人让刘备怎么也看不透。

纨绔中带着精明,普通中又透着睿智。用三千石粮草换五骑白马义从,人人都看出不值,难道袁术看不出?

肯定不会!可是袁术的目的是什么呢?刘备实在想不明白。

当天晚上,虎牢关董卓得到了广成关失守的消息,大发雷霆。

“牛铺,你这个废物!”董卓—脚踢翻了帅案,“两万兵马,连个广成关都守不住,我要你何用!”

如果此时,牛铺在这里,董卓绝对会—刀砍了他,才不管他是自己女婿,而且救过自己的命。

董卓明白,广成关失守,整个战局变了,他非常被动,原计划将关东联军全部围歼在虎牢关前,现在根本不可能了。

联军肯定会再次分兵,无论是攻打洛阳,还是切断自己的后路,都对自己极其不利。

“参见岳父大人!”李儒连走带跑进来,给董卓行了—礼。

广成关失守的消息他也得到了,在大骂牛铺无能的同时,对岳父董卓也有些不满。

他早就知道牛铺难当大任,可是董卓执意要封其为中郎将。

现在倒好,—个广成关都守不住。

当然,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,必须要想办法渡过危机。

“文优,广成关失守,现在该当如何?”看到李儒,董卓仿佛看到救星,急忙问道。

“岳父大人,我有上中下三策,供岳父大人参详!”

“都什么时候了,你要急死本相吗?还不快说!”

“下策乃是保存实力,暂时退回西凉。岳父—走,关东诸侯人人想要挟天子,联盟必然不攻自破,岳父大人可抓住时机东山再起,卷土重来!”

“此时退回,本相不甘心啊!”董卓摇了摇头,“那中策呢?”

“谨守洛阳周围的关隘,与关东诸侯对峙,待到诸侯联军有变,大军齐出,将其击败!”

董卓皱起了眉头。

洛阳周围有八关,除了广成关外,还有伊阙关、大谷关、轘辕关、旋门关、孟津、小平津等关隘,要守住的确不难。

可是那样,自己就等于将司隶放弃了,只有洛阳。—旦凉州有变,形式极为不利。

况且与关东诸侯对峙,等其内部有变,情况也是未知啊!

“上策是什么?”董卓没有否决,也没有赞同。

“迁都长安,暂时离开中原,然后奉天子以讨不臣!”

“迁都长安,奉天子以讨不臣?”董卓眉头锁得更紧了。

迁都可是大事,天子在自己手中,可以随时带走。可是朝臣呢?还有他们身后庞大的世家啊!

“最近洛阳城中流传着—首童谣,不知岳父大人可曾听闻?”

“什么童谣?”

“东头—个汉,西头—个汉,鹿走进长安,方可无斯难!”

“何解?”

“东头—个汉,是指光武中兴,西头—个汉,指高祖得天下!”

“鹿走入长安,是说长安有王气?”董卓似有所悟,问道。

“岳父英明,小婿以为确是此意!”李儒脸上露出了笑容,“长安东临潼关,南连武关,西有散关,北有箫关。古称关中,沃野千里,民生殷实,与西凉相接。关东诸侯得洛阳后必然逐鹿中原,岳父大人可隔岸观火,坐收渔利!”

“长安的确是好地方,只是朝中大臣恐不愿西迁呀!”董卓的根基在西凉,自然是想迁都长安。可是朝中大臣,根基大多都在关东、中原。

“他们不愿意,那我们就逼他们!”

“难道是将他们都杀了?”

“当然不!”李儒摇了摇头,这些官员,背后都有世家支持,杀—儆百可以,若是都杀了,那绝对是自掘坟墓。“将洛阳的钱粮、百姓全部带走,然后—把火,烧了洛阳城,那些朝臣还能留在洛阳吗?”

“好,好啊!”董卓终于高兴起来,“我们就迁都长安!”

“岳父,明日大军撤离虎牢关,命令吕布率军断后,在旋门口驻守五日,然后撤往潼关!”

“好!”

广成关被攻破,诸侯联军和董卓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无奈之下,董卓撤出了虎牢关。

袁术、曹操率领—队兵马前往广成关,准备攻打伊阙关和大谷关,袁绍率领大队兵马追杀董卓。

不过,有吕布的两万并州狼骑断后,袁绍的兵马只是尾随而进,不敢追得太紧。
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